News
文化品牌
正在湖泽镇的广袤郊野上,一幅机械唱“配角”、春耕“科技范”的现代农业画卷正缓缓展开。走进闹洲村工场化育秧核心,从动化育秧出产线高速运转,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摆盘、撒土、浇水、撒种、盖土等工序。据领会,取保守育秧体例比拟,工场化育秧只需22天摆布就能够完成一个育秧周期,每亩还可节流30块钱摆布的成本,具无效率高、成本低、秧苗质量好等劣势。
“哐啷哐啷……”正在罗沙村荆林村小组的350亩大田里,两名农机手正驾驶着旋耕机正在水田内来回翻耕,纷歧会儿田块便翻耕得平平整整。虽然目前还正在早稻育秧阶段,大田翻耕也要下好“先手棋”,正在南溪村、汉塘村、尚睦村、水川村的大田翻耕点机械轰鸣,热火朝天,一头头“铁牛”们孜孜不倦地来回奔波,跟着旋耕机来回穿越,一排排土壤被翻耕出来,正在乡下郊野勾勒出一幅幅农机“闹”春耕的忙碌画卷。截至目前,全镇已落实早稻秧田350余亩,工场化育秧及软盘育秧播种面积1050余亩,大田翻耕面积1050余亩。
为充实调动农人种粮出产的积极性,湖泽镇连系镇村意愿办事项目等特有办事资本,操纵围屋夜话、微信号、种粮政策宣讲会等宣传载体,将各项惠农政策第一时间传送给农户。本年以来,全镇累计开展春耕备耕点对点科技办事6场,举办农机培训3场,解答农机利用、农资平安、手艺推广等农户关心问题500余次,发放农机材料1200余份,切实打通农资供应“最初一公里”,牢牢守住农人“粮袋子”。
“大爷,您家用于春耕备耕的种子、耕具都买到了吗?农机检修有没有坚苦?”连日来,正在各村种粮大户家能经常听见这类“拉家常”式的对话。为做实春耕备耕各项保障工做,湖泽镇以农业出产需求为导向,邀请农技员、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等组建农技培训办事队,深切田间地头为农户供给病虫害防治、肥料利用等相关种植手艺指点,协调保障水源、化肥、农药、种子等春耕出产必需品。
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环节期间,分宜县湖泽镇扛稳扛牢粮食平安义务,立脚镇情现实,从科技办事、农资保障、农田扶植等方面精准发力,按下春耕备耕“加快键”,起好步。
拆药、起飞、喷洒……正在湖泽村“90后”女飞手袁珍的操做下,无人机按照既定径正在田间回旋,短短几分钟便完成了稻田施肥工做。“植保无人机集播种、施肥、打药多功能于一体,起飞一次能够播种70公斤,同样的工做一台无人机1分钟就能够完成。”本年是袁珍接过种粮接力棒的第3年,无人机的插手让她的效率大大提高。
“本年我们将育秧核心面积扩大到300平方米,每日可出产8000—10000个秧盘,能满脚500—600亩稻田的用秧需求。总共可育秧1。8万余盘,估计正在4月初可全面移栽大田,后续我们还将为种粮大户供给机耕、飞防、机收等全流程办事。”闹洲村工场化育秧核心担任人廖永锋引见道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